增强党性系列谈 | 厚植为民情怀
2025-08-0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厚植为民情怀,是贯穿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实践和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赢得民心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增强党性,重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纯正道德品质,保持清正廉洁。”这为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指明了方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厚植为民情怀,是贯穿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实践和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赢得民心的关键所在。广大党员干部当牢记嘱托,心系人民、造福人民、敬畏人民,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答卷。
筑信仰之基,做人民公仆。“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深刻关系着人心向背乃至事业的兴衰成败。回望百余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在风雨征程中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与历史的选择,根本在于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从长征途中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半条给乡亲们的红军战士,到“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从“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到“将生命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黄文秀。一代代共产党人用真挚的情感乃至宝贵的生命诠释着“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崇高信仰。正是这份对人民无比深沉的赤诚与担当,构筑了我们党最坚实的执政根基。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务必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民立场,彻底摈弃“官本位”思想,自觉将“人民公仆”的身份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真正视权力为责任,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刻在灵魂深处。
强担当之能,为人民服务。厚植为民情怀不是空洞口号,最终要体现在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过硬本领和具体行动上。对党员干部而言,具备担当作为的能力,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保障,是连接群众期盼与现实成效的桥梁。新征程新使命对党员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能否在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能否在“硬骨头”面前迎难而上,展现的不仅是勇气,更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硬实力。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练就过硬本领,深扎根、察实情,大兴务实之风,沉到基层、深入群众,多下功夫在了解真问题、掌握活情况上;勇亮剑、破难题,不断加强对新形势、新情况的研究,敢于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阵地挺膺担当,推动每一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求实效、暖民心,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群众心头之盼,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怀敬畏之心,让人民满意。厚植为民情怀既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需心存敬畏,确保权力永不蒙尘。人民是党执政的力量之源、根基所在,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只能用于服务人民。只有常怀敬畏之心,党员干部才能够永葆本色、行稳致远。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失去对人民的敬畏,对群众冷暖漠然置之,甚至走向群众的对立面,必然导致腐化堕落,终将被人民唾弃。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果断处理刘青山、张子善贪腐案,开展整党整风,到后来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再到新时代以来惩腐肃贪,都宣示着党在维护人民利益上的坚定决心。党员干部常怀敬畏之心,就是要时刻牢记权力姓“公”,只能为“公”,决不能以权谋私、公私不分。要心存戒惧,严守党纪国法,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任何时候都不逾越底线、触碰红线。
扎根沃土,枝叶关情。在固本培元、增强党性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将为民情怀深植于心、实践于行,以坚定信仰站稳人民立场,以过硬担当增进民生福祉,以清正廉洁恪守为民初心。唯此,党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中国人民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下一篇:莫让“擦边球”磨损“铁规矩”
相关信息
MORE >>-
做严格家教家风的表率
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领导干部家风好、家教严,家庭正气充盈,受其熏陶,家人就会坐得端、行得正,也能促进自身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廉洁操守。“家里那点事”管好了,也才能更好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
人民日报整版刊文: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
-
四中全会上,总书记引用古诗宣示反腐决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日前在京胜利召开。全会着眼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明确强调“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多名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审查报告。
-
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2026年—2030年,“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到新时代的伟大变革,14个“五年”串联起不同时期的奋斗篇章,“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三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作出的决定,哪一件不是说到做到、一以贯之的?我们抓什么,就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今年3月,在云南、贵州考察期间,谈及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道出其中深刻考量。
-
敢作敢为 善作善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二
“敢作敢为、善作善成”,是方法论,更是政绩观。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从来不是为了博取虚名,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这种“说到做到”的行动风格,正是我们党深得民心的关键所在。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