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关键词,看习近平总书记新疆之行
2022-07-1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乌鲁木齐陆港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物流枢纽。各方货物在这里集拼集运,“钢铁驼队”经此川流不息,推动新疆从“边远之地”变为“核心之区”,续写丝路新传奇。
这是时隔八年总书记再赴新疆,也是党的二十大之前一次重要国内考察。
总书记在新疆之行中的重大关切和重要部署,可以重点归结为四个关键词。
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
4天、3座城市、9个考察点、1场汇报会、7场会见……透过这些数字,可以感受到行程之密集、互动之热烈、期待之殷切。
这是时隔八年总书记再赴新疆,也是党的二十大之前一次重要国内考察。
总书记在新疆之行中的重大关切和重要部署,可以重点归结为四个关键词。

● 在新疆,团结有多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说,“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从“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到“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团结”都很靠前,重要性不言而喻。
去年8月、12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先后召开,总书记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等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总书记这次到新疆,在大学、社区、博物馆、农村等多个考察点,都重点谈民族团结。
他说,“要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
在7月15日的汇报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提出要加紧研究一些重要课题。
比如,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比如,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
在去年8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这次在新疆,总书记作了新的阐述。他说,要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
关于宗教和谐,总书记重申了去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培养三支队伍”的要求,同时还指出,要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把信教群众牢牢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 团结,离不开认同。
去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认同,还有更深的内涵和更远的指向。
在7月15日的汇报会上,总书记强调,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曾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没有真切的认同,就不会有心灵的润通。
一个多月前,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说,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
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多次强调同根、同源、同宗的文化认同。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他在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交谈时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在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时,总书记指出,交河故城“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
在7月15日的汇报会上,总书记针对增强文化认同,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比如,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比如,要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

发展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总钥匙。新疆保持长期稳定最重要的在于人心。
在这次新疆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
“惠及民生、凝聚人心”,这是发展对于新疆的核心要义。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要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一四三团,总书记走进棉花种植基地和蟠桃种植园,要求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壮大优势产业。
在吐鲁番葡萄沟,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富民产业。
在考察中,总书记叮嘱,要增强吸纳就业能力,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健全乡村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7月15日,就在结束考察的当天上午,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数据显示,包括新疆在内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增势较好,明显快于东部地区。

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八师石河子市一四三团,了解兵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兵地融合发展等情况。
两年前召开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八个坚持”中,摆在第一的是“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
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
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鲜明提出,要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
要保持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就要把依法治疆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新疆。
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强调,要推动维稳工作法治化常态化。
要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就要坚持长期建疆,多管齐下,久久为功,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抓好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兵团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党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共同把新疆的工作做好。
会场之上,总书记掷地有声:“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大局,是全党全国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新疆之行,有两个考察点,恰似跨越时空的对话。
交河故城,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有过“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的恢弘,有过毁于兵燹、废弃无闻的落寞。如今,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丝路之上的文明景象。
乌鲁木齐陆港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物流枢纽。各方货物在这里集拼集运,“钢铁驼队”经此川流不息,推动新疆从“边远之地”变为“核心之区”,续写丝路新传奇。
(1)工信部与电源协会联合“中电源云学苑”高精尖工程师学习平台,全国通用证书并终身有效。
(2)有讲课能力的专家、老师、工程师、讲师,欢迎加入云学苑,共同受益
http://www.cpsa.org.cn/default.ashx联系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在强化政治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上下功夫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把学习成果体现为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贯通起来学深悟透、落实到位,在强化政治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上下功夫,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 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其中明确,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谋划部署“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重要原则,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引。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这些表述值得关注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这些表述值得关注!
-
新时代“实”字说
一段只有100多字的话,“实”字出现了10次:“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
以“红色引擎”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届凉水河论坛成功举办
10月21日,一场围绕“党建聚力 助推发展”的思想碰撞在凉水河畔激荡。由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主办的第二届凉水河论坛,聚焦非公企业党建,搭建交流对话平台,推出理论研究成果,展示实践工作成效,邀请党建专家、非公企业代表、各级党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共同探寻以“红色引擎”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