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
2022-06-01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习近平总书记正是被伟大时代呼唤出来的伟大人物,他的力量引领中国命运的走势,他的思想标定历史行进的方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信心满怀、豪情万丈,向着无限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的明天阔步前行。
——为什么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是谁在“唤醒中国”?是什么力量让莽莽神州生机勃发、洪流奔涌?山川不语、江河无声,但天地为鉴、日月可昭。从“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来探究“大道之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切都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站在时代山巅倾听天籁之声,新时代的万象更新、日新月异,莫不源于扭转乾坤的领航力量、点亮时代的思想光芒。
伟大的时代能够称之为伟大,必定是以产生伟大的人物、诞生伟大的思想为标志的。新时代以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足以载入史册,这一切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鲜明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
时代需要 历史选择
伟大人物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争论不休的社会历史话题。唯物史观在批评以往英雄史观的基础上摆正了两者关系,高度肯定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主体作用,突出强调伟大人物对群众活动的引领作用。在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伟大人物以其卓越的历史洞察力、思想引领力、政治组织力,在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正如恩格斯评价马克思那样,“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应当归功于他”,“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但不是“个人的偶然凑合”,而是靠科学理论、先进纲领、严明纪律紧密团结在一起的。这其中,党的领袖及其思想的核心作用至关重要,没有这一条,党就会沦为松散的俱乐部,党要进行的艰苦革命斗争更无从谈起。因此,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都十分强调维护领袖权威及其思想地位的极端重要性,把它作为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死存亡的“命门”。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但全党真正认识维护党的领导核心、高举党的思想旗帜的重大意义并转化为行动自觉,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在探索革命的早期阶段,党的领导人曾一度靠简单“套公式”“抄作业”,解答中国的“应用题”,结果没有交出合格答卷,使中国革命大大“失分”。中国革命迫切需要英明的领袖、管用的“真经”。1935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回顾中国革命凯歌向前的历史进程,尽管出现过张国焘“另立中央”、王明“空降夺权”的插曲,但最终没有影响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历史地位的确立和伟大历史作用的发挥。
现在是和平时期,但面临挑战的严峻程度、进行斗争的尖锐程度、统一思想的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革命时期,甚至在很多方面远超于那个年代。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目标已经清晰可见,但前方的艰难险阻超乎想象。行进在新长征路上的中国前所未有地置身于复杂环境中,世界变局和复兴全局相互激荡,新矛盾和旧问题彼此交织,有形斗争和无形较量轮番博弈,可预见风险和不可预见挑战接踵而来……目标越是远大,航程越是风高浪急,就越需要有领导核心的掌舵定向、科学理论的指引领航。十年的砥砺奋进让我们深切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是风雨来袭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坚实可靠的主心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华号”航船劈波斩浪最科学正确的指南针。
正是从理论的深沉呼唤中、历史的深刻启示中、现实的深切需要中,我们党作出了“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政治判断。这是贯通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逻辑和客观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走向更加辉煌未来最根本保证的深刻揭示。
二
民心所向 众望所归
历史的关键瞬间,因为它具有价值原点意义而成为永恒。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鲜明地表达了执政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大党大国领袖对人民的深情承诺和深沉责任,昭示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崇高追求。
从这里出发,人民领袖始终和人民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爱得深沉、爱得无我,“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怀。“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信赖、衷心拥护,化作一封封书信寄往中南海,用淳朴热烈的话语表达深厚拥戴之情。
十年间,多少情景让人热泪盈眶,多少话语让人暖意融融,多少镜头让人感动至深,多少细节让人难以忘怀……我们试着还原几个场面,更能真切体会“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的深情厚意。
千年贫困苦,一朝得梦圆。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大战”中,习近平总书记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翻山沟,风雨兼程、访贫问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高原,从太行山区到乌蒙山区,从零下几十摄氏度到海拔数千米,从“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隔山走一天”的四川大凉山,听民声、察民情、思对策,以一系列科学理念和务实举措,指挥这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黎民命攸关,烈火见真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人们看到巍然挺立的坚强脊梁。病毒来袭的危急关头,一个个高瞻远瞩的决断、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命令、一次次审时度势的部署、一步步执着坚韧的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坚决果敢,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不弃一线希望,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全力护佑每一个生命。有人感慨,面对空前的疫情,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控制速度之快、感染比率之低、救治力度之大,只有在中国,只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才能做到。
世间百姓事,枝叶总关情。在解决民生难题的“大事”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群众的生活困难,把千家万户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无论是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还是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无论是坚决防止资本与民争利、无序扩张,还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无论是下定决心推行“双减”整治教育顽疾,还是重拳治理文娱乱象清朗社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疾苦念兹在兹,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是行之笃之。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放眼神州大地,习近平总书记的卓越领导才能、崇高人格风范、赤诚为民情怀深入人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实践力量充分彰显。这就是“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最深刻、最生动的诠释。
三
融入灵魂 见诸行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伟大人物的引领,就一刻不能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中,在社会主义中国迈向世界强国的宏图伟业中,“两个确立”犹如一座耸入云间的高峰、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指引着具有悠长文明的民族和国家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气势如虹、激动人心的伟大实践。
伟人及其思想的力量一旦转化为亿万群众的自觉,就会让涓涓细流汇成浪奔之涌、点点滴水聚成澎湃之势,迸发出改造大地、更新山河的洪荒之力。“两个确立”就是要完成这种转化,让95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像葵花籽一样紧紧地贴在一起,一心向红日、紧跟领路人,朝着灿烂光明的伟大目标勇毅前行。
【言近意远】
习近平总书记的暖心金句
政治上忠诚竭诚。“天下至德,莫过于忠。”政治忠诚是党员干部第一位的品质。拥护“两个确立”,首要的就是做到对习近平总书记忠诚拥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信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政治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泛泛的而是唯一的。要把拥护“两个确立”体现在理想信念、政治生活、立场定力、担当作为上,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融入血脉灵魂,真正做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
思想上心明眼明。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两个确立”的政治内涵是特定的、统一的。在当今中国,党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确立党的核心,就是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就要明确这一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感情上真纯至纯。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拥护“两个确立”,就是要从理论自觉润化为情感自发,从显意识内化为潜意识,把“两个确立”建筑于对党的核心发自内心的敬仰、爱戴、忠诚、信赖、维护的深厚感情基础上,建筑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追求基础上,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日用而不觉”的状态。
行动上看齐找齐。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要落到行动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就是要一切行动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指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和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中去,不断提高执行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化为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习近平总书记正是被伟大时代呼唤出来的伟大人物,他的力量引领中国命运的走势,他的思想标定历史行进的方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信心满怀、豪情万丈,向着无限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的明天阔步前行。(来源:人民日报)
(1)工信部与电源协会联合“中电源云学苑”高精尖工程师学习平台,全国通用证书并终身有效。
(2)有讲课能力的专家、老师、工程师、讲师,欢迎加入云学苑,共同受益
http://www.cpsa.org.cn/default.ashx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在强化政治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上下功夫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把学习成果体现为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贯通起来学深悟透、落实到位,在强化政治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上下功夫,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 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其中明确,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谋划部署“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重要原则,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引。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这些表述值得关注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这些表述值得关注!
-
新时代“实”字说
一段只有100多字的话,“实”字出现了10次:“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
以“红色引擎”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届凉水河论坛成功举办
10月21日,一场围绕“党建聚力 助推发展”的思想碰撞在凉水河畔激荡。由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主办的第二届凉水河论坛,聚焦非公企业党建,搭建交流对话平台,推出理论研究成果,展示实践工作成效,邀请党建专家、非公企业代表、各级党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共同探寻以“红色引擎”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