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百年 | 第二个百年,我们再出发
2021-09-2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一百年来,“中国号”这艘巨轮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从建立新中国到建设社会主义,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航标,不断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今天,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圆满完成,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进入第二个百年,我们再出发,要从“全面小康”迈向“全面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梦想任重道远,这一梦想征途漫漫。一百年来,“中国号”这艘巨轮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从建立新中国到建设社会主义,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航标,不断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今天,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圆满完成,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进入第二个百年,我们再出发,要从“全面小康”迈向“全面现代化”。
第一个百年,我们成就辉煌。回首第一个百年历程,慷慨悲歌、风雨兼程,我们走得很不容易,但走得坚定豪迈、走得气壮山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攻坚克难、高歌猛进,中国社会实现了“两个跨越”。
第一个,跨越是社会发展阶段的跨越。数字最能说明问题,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达到美国GDP70%以上,与日本、德国、英国、印度加起来的总量大体相当甚至还稍多一些,是2020年世界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粮食产量1.3万亿斤,人均470公斤,联合国安全线标准是400公斤。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联合国2030年减贫目标也因之而提前。这些数字都指向一个事实,这就是中国社会发展起来了,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不再是“短缺经济”,不再是“有没有”,而是要求“好不好”。
第二个,跨越是大国到强国的跨越。在发展上,大国可以是量的积累,而强国必须要有质的突破。从中国组装、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产业结构升级;中国不再仅仅是世界工厂,也成为世界市场;不再仅仅引进来,也开始走出去;不仅产品走出去,世界观、价值观也开始走出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为世界所认同、所接受。
两个跨越标志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圆满完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表明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摆脱绝对贫困、真正全面小康,站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征程。
新阶段再出发,新征程从头越。新发展阶段、新发展征程意味着什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要求变化了。这种变化在形态上表现为从小康迈向现代化,在本质上是社会主要矛盾带来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如果说小康的发展要求是“物质文化需求”,现代化则是“美好生活需要”,这是“生存”与“生活”关系的变化。解决生存不易,过好生活更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多方面对美好生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新征程再出发,要致力于全面发展的攻坚,致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有两个本质属性:“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这与“西方现代化”不同,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十四五”期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些规划和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以征服自然程度为衡量标准的现代化,也不是靠殖民战争掠夺财富实现的现代化,而是自己努力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来之不易。
● 实现14亿多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我们有信心和底气。这信心和底气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社会第一个百年辉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中国社会第二个百年辉煌同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二是 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追求,是最大的公约数、最大的同心圆。14亿多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14亿多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什么人间奇迹是不能创造的。
三是 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不管国际社会如何风云变幻,中国社会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抓住时代变革时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这是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心声,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声。在新时代,我们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风雨无阻的闯劲干劲,意气风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在正前方。【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党支部
标签:
上一篇:刘少奇的“四不准”
下一篇:“人就像种子 要做一粒好种子”
相关信息
MORE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在强化政治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上下功夫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把学习成果体现为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贯通起来学深悟透、落实到位,在强化政治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上下功夫,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 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其中明确,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谋划部署“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重要原则,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引。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这些表述值得关注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这些表述值得关注!
-
新时代“实”字说
一段只有100多字的话,“实”字出现了10次:“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
以“红色引擎”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届凉水河论坛成功举办
10月21日,一场围绕“党建聚力 助推发展”的思想碰撞在凉水河畔激荡。由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主办的第二届凉水河论坛,聚焦非公企业党建,搭建交流对话平台,推出理论研究成果,展示实践工作成效,邀请党建专家、非公企业代表、各级党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共同探寻以“红色引擎”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