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多年才能明白的7个道理,受益终身
2019-05-0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通过看似平凡的努力积累,能够取得成果,从而树立信心,唤起更为强烈的奋斗意识。通过这样的循环,在不知不觉中,便已取得原本无法想象的成就。
工作的喜悦,无可替代
工作的喜悦,并非那种单纯甜腻浅薄的喜悦,而是苦尽甘来绵绵不绝的。换言之,工作的甜美存在于攻克难关的那一刻。正因如此,工作的喜悦也并非玩乐所能替代。
只有具备“工作充实”的前提,才能体会兴趣和娱乐的甘甜。如果怠慢事业,沉湎玩乐,或许能获得一时的满足,但终究无法享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然而,很多时候即便拼命工作,也难以获得希望的成果。这时,不仅没有成就感,还容易灰心丧气。但在我看来,这种现实的挫折,正是完善自身,磨砺人格的修行机会。

真正塑造人格的是挫折和苦难
如果只把工作视为获取物质资料的手段,那就太令人难过了。
不管什么职业,都是一种向社会学习的途径,都是一个促使自身成长的舞台。
真正塑造人格的并非天资和学历,而是所经历的挫折和苦难。
纵观体育界,亦是如此。历经挫折、克服万难的运动员,往往散发着人格魅力。换言之,阅历就如同人生路上的车辙,构成了人格的图谱。
为了提升心性、丰富心灵,就必须努力工作。我认为,只有这么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看似平凡的努力最重要
人生之路没有像自动扶梯那样的便利工具,只能依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年轻人往往心怀远大理想,力图成就伟业。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梦想的实现,都少不了看似平凡的努力。如果不脚踏实地,梦想只能沦为空中楼阁。
通过看似平凡的努力积累,能够取得成果,从而树立信心,唤起更为强烈的奋斗意识。通过这样的循环,在不知不觉中,便已取得原本无法想象的成就。
“认真努力地埋头工作”,听起来稀松平常,却蕴含了人生的真理。
行走世间,工作上或生活上,大大小小的困难无法避免。有的也许可以轻易打倒,有的则令人望而生畏。选择正面击破,还是绕路而行,不同的选择就此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坚持再坚持 突破壁障才能成功
成功者与非成功者之差,不过是薄纸一张。
非成功者绝非都是懒惰马虎的人。其中有的人与成功者一样,他们诚实、有热情,工作努力。尽管如此,却有成功者与失败者之分。
原因是不成功者缺乏韧性。
当事情进展不顺利时,他们很快就会放弃。就是说,他们努力是努力了,但停留在普通一般的努力上,一旦碰壁,他们就会寻找适当的理由,安慰自己,停止努力,放弃目标。
首先,看起来难以做到的事情,必须韧性十足,坚持再坚持,直至成功。要打破自己心中固化了的常识,“自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这种顽固的既成观念,妨碍人们超越界限达至成功。
突破壁障的这种自信,能使整个人格变得强韧有力。而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又会把人引向新的成功。
把愿望提升至信念高度
人不要为外界状况所支配,不应该成为“状况盲动型”的人。
所谓“状况盲动型”,是指自己本来打算“想这么干”,但顾虑到社会形势、经济形势,马上就觉得“实现困难”,从而轻易放弃的人。对状况的理解越是深入,就越觉得不可能。他们自己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相反,从内心深处“就想这么干”的人,是具备强烈愿望的人。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困难,为了实现愿望,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激情和创意源源不断。
处于同样严酷的环境之中,“状况盲动型”的人只是理解状况不利的一面,最终只能领悟到自己的愿望是多么脱离现实,多么莽撞无谋,并放弃目标。
但是,另一种人,他们持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提升至信念高度的强烈的愿望,他们思考的是如何解决问题,他们开始努力,开始千方百计、钻研创新,可以马上重新鼓足勇气,奋勇前进。
在人生中,锐意进取、成果卓著的人,屡屡遭受挫折的人,还有平凡庸碌的人,他们之间的差距可能就在于此。

想要成就事业 需要一种“狂”的状态
如果不积极去挑战新的领域,那么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将没有美好的未来。
但是进入新的领域,无论是技术开发也好,市场开拓也好,都是极其艰难的事。在那里等着的,有未曾经历过的障碍,有超乎想象的困难。而打破壁障、克服困难,需要巨大的能量。
所谓能量,就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的热情。燃烧般的热情、惊人的斗志、执着的信念,这些都是打破壁障的能量源泉,也是发起挑战所需要的条件。因为想要超越壁障,从而达到一种“狂”的状态。
人本来就有这种能量,这种能量的迸发,是在新的领域获取成功的根本保证。
无论如何,必须达成
课题虽难,但无论如何必须解决。决不从困难的状况中逃离,必须迎难而上,从正面与困难对峙。这时候需要一种紧迫感,千方百计、无论如何也要把事情搞定。
同时,不能被一切成见偏见所束缚。必须用纯粹的目光观察眼前的现象。如果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事物就不肯告诉我们真相。
一方面,具备“无论如何必须达成”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越是艰难越要冷静,必须具备细致周密观察现象的实事求是的心态。
这样的话,过去忽略的本质性的东西,会突然映入你的眼帘。
只有抱着真挚的态度,只有在接受启示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才会萌生真正的创造。如果想要得到卓越的灵感,就必须具备从正面迎击困难的姿态。

编辑:电源协会党支部
来源:共产党员
标签:
下一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关信息
MORE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在强化政治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上下功夫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把学习成果体现为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贯通起来学深悟透、落实到位,在强化政治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上下功夫,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 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其中明确,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谋划部署“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重要原则,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引。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这些表述值得关注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这些表述值得关注!
-
新时代“实”字说
一段只有100多字的话,“实”字出现了10次:“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
以“红色引擎”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届凉水河论坛成功举办
10月21日,一场围绕“党建聚力 助推发展”的思想碰撞在凉水河畔激荡。由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主办的第二届凉水河论坛,聚焦非公企业党建,搭建交流对话平台,推出理论研究成果,展示实践工作成效,邀请党建专家、非公企业代表、各级党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共同探寻以“红色引擎”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