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2019-03-1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深入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要着重把握“历史性”“深层次”“根本性”这三个关键词。
如何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深入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要着重把握“历史性”“深层次”“根本性”这三个关键词。
第一,“历史性”。这主要是从历史维度来评价五年来发生的变革。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170多年的历史进程看,中华民族进入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巨变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这一历史进程中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是我们党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主动适应时代潮流、顺应实践发展、把握人民愿望而推进的伟大变革,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良好态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决定性意义。
从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历史进程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这一伟大社会变革在新时代的继续和最新发展,是我们党着眼于在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推进的伟大变革,对于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义重大。
从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史进程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我们党着眼于回答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而推进的伟大变革,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必然结果。这些历史性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新中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二,“深层次”。这主要指变革的深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可以概括为“九个明显改变”:一是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二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三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四是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五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六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七是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八是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九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第三,“根本性”。这主要指历史性变革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比如,五年来,我们党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特别是五年来我们党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这些历史性变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发展具有方向性、全局性、决定性、长远性影响。
怎样理解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看,主要问题和不足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等问题以及一些方面和领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导致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能够均衡和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问题突出,新产业和新动能成长还不够快,经济增长还没有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频频发生,人民群众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等问题的反映依然强烈。
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
从党的建设方面看,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比如,理论武装、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从严治吏取得重大进展,但不敢担当、“为官不为”现象突出,不少干部素质能力和精神状态还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但一些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充分。再比如,“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不良作风树倒根还在,反弹回潮的隐患和压力犹存,新的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廉洁风险依然突出,党员违纪问题仍然频发,“小官大贪”“微腐败”问题还比较严重。从这些情况不难得出结论,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
敢于正视不足,勇于直面困难和挑战,是我们党的优秀政治品格和优良传统。对摆在面前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不但不能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甚至连现状都难以维持下去。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既看到成绩又看到不足,既坚持经验又吸取教训,把不足作为今后工作着力克服和弥补的重要方面,把困难和挑战作为今后发展着力化解和攻克的重要任务,不断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克服困难,化解矛盾,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协会/联盟秘书处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在强化政治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上下功夫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把学习成果体现为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贯通起来学深悟透、落实到位,在强化政治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上下功夫,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 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其中明确,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谋划部署“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重要原则,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引。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这些表述值得关注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这些表述值得关注!
-
新时代“实”字说
一段只有100多字的话,“实”字出现了10次:“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
以“红色引擎”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届凉水河论坛成功举办
10月21日,一场围绕“党建聚力 助推发展”的思想碰撞在凉水河畔激荡。由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主办的第二届凉水河论坛,聚焦非公企业党建,搭建交流对话平台,推出理论研究成果,展示实践工作成效,邀请党建专家、非公企业代表、各级党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共同探寻以“红色引擎”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