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和“乱作为”应当如何认定?
2025-05-21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不作为”和“乱作为”应当如何认定? 一是看是否有不履行职责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二是看是否给党、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三是看是否具有不依法办事或者滥用职权的行为。四是看是否使党、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
“不作为”和“乱作为”应当如何认定?
1. “不作为”的认定主要看两点:
一是看是否有不履行职责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
不履行职责,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职务所要求实施的行为。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行为方式:第一是擅离职守,即行为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擅自脱离自己的工作岗位,因而未履行职责。第二是未履行职责,即行为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但未履行职责,该管的不管,该做的不做。
不正确履行职责,是指行为人履行了职责,但没有按照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主要表现为马马虎虎、不认真、不得力地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如领导干部对重大事务的决策不认真调查研究,主观臆断,盲目拍板等。
二是看是否给党、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
这里的“损失”,主要指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作为”与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之间必须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如果损失或者不良影响不是由“不作为”直接造成的,不构成违纪。
2.“乱作为”的认定主要也是看两点:
一是看是否具有不依法办事或者滥用职权的行为。
这里的“职权”,是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处理公务的职责和权力。滥用职权,包括违法行使职权和越权行使职权。违法行使职权,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不正当行使职权的行为,该办的不办,不该办的办了,或违反法定程序办;或者该这么办的那么办了,该那么办的这么办了。越权行使职权,是指超越职权范围,实施了无权实施的行为。
二是看是否使党、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
如果损失或者不良影响不是由滥用职权的行为直接造成的,不构成违纪。(来源:中国方正出版社)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一、《建议》稿起草过程;二、起草《建议》稿的主要考虑和《建议》稿的基本内容;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
-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奋力擘画京华新蓝图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市正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编制。目前,北京“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北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与国家规划做好衔接,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
-
权威解读四中全会精神,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十五五”时期,中国将着重办好这些事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进一步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断把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电贺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期望两党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国家统一,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守护两岸同胞根本利益,携手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